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工程”。做好新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做好农牧区意识形态工作,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做好新疆农牧区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干部队伍,持续开展宣传教育。依托各级宣讲团、“草根宣讲员”、“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扶贫第一书记、“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干部、支教教师等,持续开展面对面宣讲,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以乡镇为单位建设讲习所,支持组建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会、学习小组等,培育一批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示范点。结合农牧民思想实际、认识水平、心理特点、接受习惯,开展宣传教育,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资源,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农牧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教育管理与发挥农牧民学习主动性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入脑入心。
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做好新疆农牧区意识形态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各类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持续深入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结合“访惠聚”驻村工作、“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联谊活动以及对口援疆,结合文化润疆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组织专家学者持续开展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提供智力支持。积极探索总结农牧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经验,选树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形成高位推动与群众自我教育良性互动机制。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坚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做好新疆农牧区意识形态工作,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社会教育以及教育管理服务各领域各环节,形成育人合力。要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用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增加面向农牧区的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同时,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实施惠民工程,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开展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新疆反分裂反渗透斗争的实践一再证明,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做好新疆农牧区意识形态工作,要强化日常思想教育阵地建设,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要深入开展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教育,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五观”正确认识新疆历史问题。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农牧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农牧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牧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加强反分裂斗争教育,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
作者贾友军,系古天乐代言太阳集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新疆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疆农牧区青年思想状况调查”(项目号17AZD013)阶段性成果。